词言义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基础信息
拼音cí yán yì zhèng
注音ㄘˊ 一ㄢˊ 一ˋ ㄓㄥˋ
繁体詞言義正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安身之处(意思解释)
- 合浦珠还(意思解释)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释)
- 众多非一(意思解释)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释)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坐薪悬胆 |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 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 亡。 |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
| 过五关 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
| 有风有化 | 谓有教育意义。 |
| 黯然神伤 |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
| 断子绝孙 | 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
| 好来好去 | 善始善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