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童一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例子烦借问,二童一马,几时入尉瞻仪?宋·刘克庄《汉宫春·陈尚书生日》词
基础信息
拼音èr tóng yī mǎ
注音ㄦˋ ㄊㄨㄥˊ 一 ㄇㄚˇ
繁体二童一馬
感情二童一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同“青梅竹马”。
近义词青梅竹马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焦头烂额(意思解释)
- 畏缩不前(意思解释)
- 前因后果(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着手回春(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对头(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倒悬之急(意思解释)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释)
※ 二童一马的意思解释、二童一马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烽火连年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 |
嫁狗随狗 |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
骄生惯养 | 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
目光短浅 |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龙腾虎跃 |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跃跃欲试 |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牛头不对马嘴 |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