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梁易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抚:用手托着;易:更换。传说商纣王手托屋梁,抽换房柱。形容力大无比。
出处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例子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序》:“夫桀、纣之君,握钩伸铁,抚梁易柱,手格熊罴,走及虎兕,力甚也。”
基础信息
拼音fǔ liáng yì zhù
注音ㄈㄨˇ ㄌ一ㄤˊ 一ˋ ㄓㄨˋ
繁体抚樑易柱
感情抚梁易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囊萤映雪(意思解释)
- 失魂丧胆(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鸡取卵(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胆寒发竖(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药石无效(意思解释)
- 辞喻横生(意思解释)
- 倒载干戈(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拳头产品(意思解释)
※ 抚梁易柱的意思解释、抚梁易柱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悬而未决 |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
众多非一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促膝谈心 |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
拳头产品 |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
高步通衢 | 见“高步云衢”。 |
遥遥无期 | 遥遥:很远。指日期遥远得很。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
进退维谷 |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
息兵罢战 |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
举措不当 | 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
将错就错 |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