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尾涂中的成语故事

拼音yè wěi tú zhōng
基本解释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曳尾涂中的典故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庄子很有才学,楚威王想请他来辅佐朝政,派两个使者带上许多珍珠玉帛,在濮水岸边见到隐居在此钓鱼的庄子,庄子对使者打比方说他愿意像保全性命曳尾涂中的乌龟,过着隐居生活。使者只好悻悻而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曳尾涂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流言蜚语 | 《明史 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
抽薪止沸 | 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
肝髓流野 | 《旧唐书·萧瑀传》:“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与贼肝髓流野,得复宗庙,遗老残民闻舆马音,流涕相欢。” |
遁世离俗 | 《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
争先恐后 |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
举贤任能 |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连编累牍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
流离转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
神出鬼入 |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