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毛索黡的成语故事


披毛索黡

拼音pī máo suǒ yǎn

基本解释披:拨开;毛:毛发;索:寻找;黡:黑痣。比喻故意挑剔毛病。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接疏》:“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披毛索靥哉!”


暂未找到成语披毛索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披毛索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狐 首丘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 必首丘。”
浪费笔墨 老舍《多鼠斋杂谈》:“他便也只会忌妒,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攻击别人,且自鸣得意。”
逢人只说三分话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1卷:“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
掉以轻心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敏而好学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珠宫贝阙 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语不惊人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 不休。”
识字知书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风俗人情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