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副实的成语故事


名不副实

拼音míng bù fù shí

基本解释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

出处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名不副实的典故

从前有一个人给大儿子取名盗,给小儿子取名殴,两个儿子聪明能干,深得父母的喜爱。一天大儿子盗拿把锄头到田间除草,母亲担心他穿得太单薄,就叫盗,官吏以为盗是贼就把他抓住,母亲叫殴去解释,大叫殴,官吏于是大殴盗。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名不副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披肝沥胆 唐 刘贲《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机,兆存亡之变者,臣清披肝沥胆,为陛下别白而重言之。”
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讴功颂德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冷若冰霜 清 刘鄂《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富贵骄人 《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举重若轻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暮史朝经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萤窗雪案,暮史朝经。”
高步阔视 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因噎废食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