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涂同致的成语故事

拼音shū tú tóng zhì
基本解释犹殊途同归。
出处《晋书·嵇康传》:“故君子百行,殊涂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暂未找到成语殊涂同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殊涂同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易放难收 | 宋·朱熹《答巩仲至》:“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欲吾之谨夫所发以致其实,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难收也。” |
| 安身之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 隔靴搔痒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
| 势力之交 |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
| 气充志骄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 拉大旗作虎皮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
| 指天誓日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 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
| 前脚后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