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出处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答客问》:“传闻异辞,记载别出,不能兼收并录以待作者之抉择,而私作聪明,自定去取,则此次之业难于凭藉者四矣。”
基础信息
拼音jiān shōu bìng lù
注音ㄐ一ㄢ ㄕㄡ ㄅ一ㄥˋ ㄌㄨˋ
繁体兼収並録
感情兼收并录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记事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灰复燃(意思解释)
- 狐群狗党(意思解释)
- 回心转意(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意思解释)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释)
- 当仁不让(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兼收并录的意思解释、兼收并录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寸进尺退 | 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
众多非一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兴前业。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民不畏 | 畏:惧怕。人民不怕 。形容不怕 的气慨。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背义忘恩 | 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
盘根错节 | 盘:弯曲;错:交错;节:枝节。树根弯曲;枝节交错。形容纵横交错;密密麻麻。也比喻事物关系错综繁杂;难以处理。 |
间不容砺 | 谓磨治的时间也没有。形容时间的短促。 |
好学不倦 | 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
朽木 灰 |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