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垂竹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例子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名垂竹帛,万世不朽。”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chuí zhú bó
注音ㄇ一ㄥˊ ㄔㄨㄟˊ ㄓㄨˊ ㄅㄛˊ
感情名垂竹帛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好名声。
近义词名垂青史、名书竹帛
英语leave a name in history
俄语вечная слáв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齿牙为祸(意思解释)
- 苦中作乐(意思解释)
- 径情直遂(意思解释)
- 浪迹江湖(意思解释)
- 扫地出门(意思解释)
- 缘悭分浅(意思解释)
- 堂堂一表(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家常便饭(意思解释)
※ 名垂竹帛的意思解释、名垂竹帛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杯酒释兵权 | 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
开门见山 |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
好说歹说 |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
绳之以法 |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
俯拾即是 |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
众多非一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栋梁之材 |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 者家属的话。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