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蜻蜓撼石柱蜻蜓撼石柱的意思
qīngtínghànshízhù

蜻蜓撼石柱



蜻蜓撼石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纹丝不动。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这行者即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动。好像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摇得半分毫?”

例子清·吴璿《飞龙全传》第36回:“指望按倒了好绑缚,不想蜻蜓撼石柱一般,动也不动。”


基础信息

拼音qīng tíng hàn shí zhù

注音ㄑ一ㄥ ㄊ一ㄥˊ ㄏㄢˋ ㄕˊ ㄓㄨˋ

感情蜻蜓撼石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自量力。

近义词蚍蜉撼大树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蜻蜓撼石柱的意思解释、蜻蜓撼石柱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浑然一体 浑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昂首伸眉 伸:扬。抬头扬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倒背如流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进种善群 谓提高民族素质。
素昧平生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物美价廉 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自怨自艾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节哀顺变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 者家属的话。
连珠炮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善游者溺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 。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著手成春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龙驭上宾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 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念兹在兹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凌云之志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今古奇观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丰功伟绩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脱口而出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沉鱼落雁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轰轰烈烈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慢条斯理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踵趾相接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超凡入圣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天缘凑合 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
一偏之论 偏于一面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