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诗书发冢诗书发冢的意思
shīshūzhǒng

诗书发冢



诗书发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例子清·高珩《<聊斋志异>序》:“不止诗书发冢,《周官》资篡而已。”


基础信息

拼音shī shū fà zhǒng

注音ㄕ ㄕㄨ ㄈㄚˋ ㄓㄨㄥˇ

繁体詩書發塚

感情诗书发冢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诗礼发冢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诗书发冢的意思解释、诗书发冢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致远恐泥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颠沛流离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狐 首丘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 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盲人说象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一塌糊涂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进本退末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故步不离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夫唱妇随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流离颠沛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时易世变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经纬天下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溢于言表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吉光片羽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大开方便之门 给予极大的方便。
不开口 至 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倒裳索领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似是而非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不在话下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狂风暴雨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驾轻就熟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半新不旧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纵横四海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他山之石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甘拜下风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