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石之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
出处《旧唐书 高季辅传》:“(太宗)特赐钟乳一剂,曰:‘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例子高季辅尝谏时政得失,太宗特赐钟一剂日:“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宋 孔平仲《续世说 直谏》)
基础信息
拼音yào shí zhī yán
注音一ㄠˋ ㄕˊ ㄓ 一ㄢˊ
繁体藥石之言
感情药石之言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诚意劝人改过的良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服低做小(意思解释)
 - 居功自满(意思解释)
 - 抱头鼠窜(意思解释)
 - 坐薪悬胆(意思解释)
 - 大有可为(意思解释)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解释)
 - 凤毛麟角(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谦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药石之言的意思解释、药石之言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止戈为武 |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 
| 含辛茹苦 |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 挥霍无度 |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挥霍;亦作“挥攉”。摇手称挥;反手称攉。引申为任意花钱。度:限度。 |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 出头露面 |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 光怪陆离 |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