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


拼音dà bǐ
注音ㄉㄚˋ ㄅ一ˇ

大比

词语解释

大比[ dà bǐ ]

⒈  周制,每三年调查一次人口及其财物,称大比。

⒉  周代每三年对乡吏进行考核,选择贤能,称大比。

⒊  隋唐以后泛指科举考试。

⒋  明清亦特指乡试。

引证解释

⒈  周 制,每三年调查一次人口及其财物,称大比。

《周礼·地官·小司徒》:“及三年则大比。”
郑玄 注:“大比谓使天下更简閲民数及其财物也。”
唐 独孤及 《谢加司封郎中赐紫金鱼袋表》:“亦冀俗稍务本,人渐足食,使贡赋之入,岁增月长。三岁大比,以版图归於有司。”

⒉  周 代每三年对乡吏进行考核,选择贤能,称大比。

《周礼·地官·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兴贤者谓若今举孝廉,兴能者谓若今举茂才。”

⒊  隋 唐 以后泛指科举考试。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其年遇大比,詔应直言极諫科,策名第一。”
《红楼梦》第二回:“他於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期,十分得意,中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

⒋  明 清 亦特指乡试。

《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在 杭州 倏然三年,又逢大比, 舜美 得中首选解元。”
《明史·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
《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且説是年正值大比之年,那姓 赵 的便送孙子去赶大考。”

国语辞典

大比[ dà bǐ ]

⒈  周代乡大夫三年考试一次,称为「大比」。后泛称三年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

《周礼·地官·乡大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醒世恒言·卷三二·黄秀才徼灵玉马坠》:「来年大比,黄秀才必来应举,那时待老身寻访他来,与娘子续秦晋之盟,岂不美乎?」

分字解释


※ "大比"的意思解释、大比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遭遇几次不翼而飞,不胫而走和不告而别,你会知道的,强大比幸福更可靠。

2.这次技术大比武中,他一鸣惊人,夺得了第一名。

3.原来今年的军训有上级领导莅临,所以整了个全军大比武,由各个学院推荐名额参加比武。

4.这次技术大比武中,他一鸣惊人,夺得了第一名。

5., 八一友谊大比武开始了!甩一筐关怀的手雷,炸掉烦恼的暗堡;扔一箱问候的炸弹,摧毁忧愁的要塞;投一枚友情的核弹,释放快乐的原子。祝建军节开心!

6.这林子里的鸟什么颜色都有,什么声调都有。你听,高音的、中音的、粗嗓的、细嗓的,简直是各种流派的、各种声调的歌唱家,在这里举行着歌唱大比赛。

7.他是个成名已久的网球选手,叱咤于国际各大比赛,得奖纪录多得不胜枚举。

8.去年夏天,该总队组织机动分队、执勤分队开展群众性大比武活动,由于有3名战士在训练中受伤,一些同志怕出事,抓训练比武避难就易,险难课目漏训、偏训。

9.万国博览会名为展览会,实为一次争奇斗艳的大比赛,在当时可谓盛况空前,是世界上颇负盛名的一次大型国际博览会。

10.本文采用大比例尺彩红外航空遥感手段,研究了金顶集团石灰岩矿山边坡滑坡、崩塌和人工泥石流沟等不良地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