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徒刑


拼音tú xíng
注音ㄊㄨˊ ㄒ一ㄥˊ
词性名词

徒刑

词语解释

徒刑[ tú xíng ]

⒈  刑罚名。将罪犯拘禁于一定场所,剥夺其自由,并强制劳动。其名始于北周。今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

imprisonment; prison sentence;

⒉  服刑期。

判十年徒刑。

term of imprisonment;

引证解释

⒈  刑罚名。将罪犯拘禁于一定场所,剥夺其自由,并强制劳动的刑罚。其名始于 北周,并列入“五刑”之一。年数为一至五年, 隋 改为一至三年, 唐、宋、元、明、清 因之,惟刑等有所不同。今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我国刑法规定,有期徒刑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但在数罪并罚或死缓减为有期徒刑时,可到二十年。

《周礼·秋官·司圜》:“司圜掌牧教罢民。凡害人者,弗使冠饰而加明刑焉,任之以事而收教之。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
按,此即后世的徒刑。 《隋书·刑法志》:“﹝ 北周 《大律》﹞三曰徒刑……四曰流刑。”
《唐律疏议·名例一·徒刑五》:“徒刑五:一年,赎铜二十斤;一年半,赎铜三十斤;二年,赎铜四十斤;二年半,赎铜五十斤;三年,赎铜六十斤。”

国语辞典

徒刑[ tú xíng ]

⒈  对犯人依法监禁,并令其服法定的劳役。法律上分为有期、无期两种。

英语prison sentence

德语Freiheitsstrafe (S)​

法语réclusion criminelle

分字解释


※ "徒刑"的意思解释、徒刑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第二百六十二条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虽然两名纵火者分别被法院判处死缓和有期徒刑6年,但死者家属仍愤懑不平,将房主、二房东、中介公司和物业公司四方一同告上法院。

3.男人的第七根肋骨是女人,第八根是幻想。被判无期徒刑的犯人就住在幻想里,住在海市蜃楼里。慢慢苍老,直到死亡,蛆虫饿着,张着嘴,等着他们的尸体。蜘蛛

4.今年年初,王华因入室盗窃被判有期徒刑7年,被押送至白茅岭监狱服刑改造,刚进监狱的王华极其暴躁,几乎每个星期都有违纪行为。

5.在战场上故意遗弃伤病军人,情节恶劣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6.另外两名涉案人员吴晓伟和李明刚被控妨碍司法,他们妨碍警察执法让李林东和卢向东有时间逃逸,被判3年有期徒刑。

7.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8.近日,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诽谤他人案件,中储公司洛阳分公司原总经理朱勇,因散发小字报造谣诬蔑他人,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

9.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10.法院以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判处被告人王洪亮有期徒刑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