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uó

民国


拼音mín guó
注音ㄇ一ㄣˊ ㄍㄨㄛˊ

繁体民國
词性名词

民国

词语解释

民国[ mín guó ]

⒈  指中华民国,从1912年起, 到1949年止。

民国肇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the Repbulic of China (1912-1949);

引证解释

⒈  民主国家。亦相对于君主国而言。

孙中山 《民权初步自序》:“何为民国……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谓民国也。”
章炳麟 《<民报>纪念会祝词》:“俾我四百兆昆弟同心戮力以厎虏酋 爱新觉罗氏 之命。埽除腥羶,建立民国,家给人寿,四裔来享。”

国语辞典

民国[ mín guó ]

⒈  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

如:「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⒉  中华民国记载年代的方法。以中华民国创建之年为纪元开始,此年为西元一九一二年。

分字解释


※ "民国"的意思解释、民国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倘能按部就班,以渐而进,由幼稚而强壮,民权发达,则纯粹之民国可指日而待也。

2., 看看民国的这些小学生或游记或记物记事或论理,都言之有物,有一种内在的情感埋于字里行间,只能说:自愧不如!

3.缅怀创建民国的革命先烈,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4.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相互间有时暗送秋波,有时你争我夺,让人难分谁是谁非,但人民遭殃受罪的事实是谁也抹 不了的。

5.日本、大韩民国和马来西亚宣布控制了家禽疫情,据认为,目前无禽流感发生。

6.马任全年幼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父亲的书箧中有套盖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就任纪念邮戳的北京老版半分至二元的小套票,于是拿出来反复把玩,爱不释手。

7.民国以来,史家述作甚丰,穆著述尤富,遍涉中国文史哲艺,诸多别识,今后学人含英咀华,必将有更深远之影响。

8.广东的当铺在民国初年便已经没落,待到国民党统治后期,由于通货恶性膨胀,货币贬值,当押店也先后关闭停业。

9.一身民国范,儒雅风流,站在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中,实在太突出了,当真有鹤立鸡群之感。

10.民国期间,外患不已,内乱频仍,中央政府孱弱,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继续接受中央政府的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