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guó

三国


拼音sān guó
注音ㄙㄢ ㄍㄨㄛˊ

繁体三國
词性名词

三国

词语解释

三国[ sān guó ]

⒈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公元222—280)

the Three Kingdoms-Wei, Shu Han and Wu -which divided China from A.D. 222—280;

引证解释

⒈  指 东汉 后出现的 魏、蜀、吴 鼎立的历史时期。从公元220年 曹丕 称帝始,到280年 吴 亡止。或将 汉献帝 在位的年代(189-220)亦计入该期。亦以指 魏、蜀、吴。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表》:“臣前被詔,使采三国异同,以注 陈寿 《三国志》。”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説下》:“谈《春秋》者则不知 宗周 既陨,而人有六雄;论《史》、《汉》者不悟 刘氏 云亡,而地分三国。”
元 萨都剌 《登北固城楼》诗:“六朝 文物随流水, 三国 江山独倚楼。”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三:“凡 三国、六朝 各史,俱包在内。”

国语辞典

三国[ sān guó ]

⒈  (西元220~280)​汉末,魏、蜀、吴分立的时期,史称为「三国」。

分字解释


※ "三国"的意思解释、三国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刚刚买回来的三国演义,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来看了。

2.靖哥哥真是博学多才,竟做出如此巧妙绝伦的诗句,你是在说三国的周瑜吧?

3.在三国时,这种合则留,不合则去的行为是很正常的,无可厚非。

4.经过辨认,简牍是各时期益阳县衙署档案及公私文书,涉及人口、田亩、物产、赋税、司法等,时代为战国楚、秦、张楚、西汉、东汉和三国孙吴。

5.黄陵庙初建于三国时期,重建于唐代,坐落于空岭峡和灯影峡之间。

6.三国演义中比比皆是英雄。

7.联合国难民署国际保护部负责人图尔克说,在未来三到五年中,共有80多万难民需要被安置到第三国。

8.遥想三国,诸葛亮挥军南下、七擒孟获,火烧藤甲兵……让人在感叹孔明足智多谋的同时也记住了三国时蜀国的都城成都。

9.三国时代,出现了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就是曹操。

10.三国时期,出了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无不骁勇善战,有勇有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