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毛滂的诗 >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宋代]:毛滂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鉴赏

  上片首句“一亩清阴”,极言松阴覆盖面积之广大;次句“半天潇洒”,极言松树之高爽。意此句下缀“松窗午”三字,总括上文,兼点题面,说明以上情景,均为午梦初觉时透过窗口所看到的。“床头”二句写近景。屏山,即屏风。“碧帐”,即绿色帐子,古代常称“碧纱厨”。因为窗外为松阴所笼置,所以室内光线变得非常暗淡,床头的屏风象是蒙上一层层秋色,床上的碧纱帐子象是一缕缕绿烟。这种景象都是从枕上看出去的,都恰到好处地描写了松窗下的凉意,切合“午梦初觉”的特定情境。此二句造语宛转含蓄,词笔工炼而传神。

  过片由写景转向写人,表达了词人自身的心怀意绪。词人午梦方醒,可是松阴笼置之下,又觉得凉意可人,仍然流连梦境之中,心中充满了似梦似醒的迷蒙之感。结拍三句,写词人留恋梦境的景况。此三句为虚写,句句轻悠缥缈。词人醒前所梦见的,是来到一个所,那里有瘦石,有寒泉,有冷云。词人极善于炼字炼意,“瘦”、“寒”、“冷”诸字,都是精心提炼出来的,把现实中的松窗凉意带入梦境,又升华为幽静恬美,富于诗意的境界,从而产生一种引人入胜的情韵。

  此词以清泚的笔触,将夏日炎炎烈日下词人高卧松阴下的心怀、意绪表达得颇富诗情画意,读来饶有情味,引人入胜。

毛滂简介

唐代·毛滂的简介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 毛滂的诗(428篇)

猜你喜欢

春望词四首

唐代薛涛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画松

明代童轩

曾是陶公手种来,山中风雨老莓苔。伫看贡入明堂用,还似当年宰相才。

诸将八首 其七

明代李梦阳

天下军储尽海头,材官郡国遍防秋。若道成功无造伪,岂应屠贾坐封侯。

同樊润州游郡东山

唐代皇甫冉

北固多陈迹,东山复盛游。铙声发大道,草色引行驺。
此地何时有,长江自古流。频随公府步,南客寄徐州。

颂古二十四首

宋代释胜

有喝端如探竿草,无师血脉通红线。

当阳不识李将军,徒学穿杨一枝箭。

闻角

元代黄庚

谯角咿呜到枕边,边情似向曲中传。梅花三弄月将晚,榆塞一声霜满天。

织锦佳人应有恨,枕戈老将想无眠。争如二月春风市,卖酒楼头听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