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陵云寺
游陵云寺。宋代。苏洵。 长江触山山欲摧,古佛咒水山之隈,千航万舸膝前过,仰视绝顶皆徘徊。足踏重涛怒汹涌,背负乔岳高崔嵬。予昔过此下荆渚,班班满面生苍苔。今来重到非旧观,金翠晃荡祥光开。萦回一径上险绝,却立下视惊心骸。蜀江迤逦渐不见,沫水腾掉震百雷。山川变化禹力尽,独有道者尝闵哀。琢山决水通万里,奔走荆蜀如长街。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蜕骨冷不埋。余今劫劫何所往,愧尔前人空自咍。
[宋代]:苏洵
长江触山山欲摧,古佛咒水山之隈,
千航万舸膝前过,仰视绝顶皆徘徊。
足踏重涛怒汹涌,背负乔岳高崔嵬。
予昔过此下荆渚,班班满面生苍苔。
今来重到非旧观,金翠晃荡祥光开。
萦回一径上险绝,却立下视惊心骸。
蜀江迤逦渐不见,沫水腾掉震百雷。
山川变化禹力尽,独有道者尝闵哀。
琢山决水通万里,奔走荆蜀如长街。
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蜕骨冷不埋。
余今劫劫何所往,愧尔前人空自咍。
長江觸山山欲摧,古佛咒水山之隈,
千航萬舸膝前過,仰視絕頂皆徘徊。
足踏重濤怒洶湧,背負喬嶽高崔嵬。
予昔過此下荊渚,班班滿面生蒼苔。
今來重到非舊觀,金翠晃蕩祥光開。
萦回一徑上險絕,卻立下視驚心骸。
蜀江迤逦漸不見,沫水騰掉震百雷。
山川變化禹力盡,獨有道者嘗闵哀。
琢山決水通萬裡,奔走荊蜀如長街。
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蛻骨冷不埋。
餘今劫劫何所往,愧爾前人空自咍。
唐代·苏洵的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 苏洵的诗(55篇) 〕
唐代:
王建
忽自见憔悴,壮年人亦疑。发缘多病落,力为不行衰。
暖手揉双目,看图引四肢。老来真爱道,所恨觉还迟。
忽自見憔悴,壯年人亦疑。發緣多病落,力為不行衰。
暖手揉雙目,看圖引四肢。老來真愛道,所恨覺還遲。
唐代:
阎宽
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芳草犹未荐,如何蜻蛚鸣。
秋风已振衣,客去何时归。为问当途者,宁知心有违。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
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甯知心有違。
清代:
姚燮
秦尘起关朔,西挟太行走。排风入东界,齐鲁遍苍狗。
高天挂木叶,白日堕星斗。奔车陷低穴,惊马折其首。
秦塵起關朔,西挾太行走。排風入東界,齊魯遍蒼狗。
高天挂木葉,白日堕星鬥。奔車陷低穴,驚馬折其首。
宋代:
吕本中
水天空阔片帆开,野岸萧条送骑回。重到张公泊船处,小亭春在锁青苔。
水天空闊片帆開,野岸蕭條送騎回。重到張公泊船處,小亭春在鎖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