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词三首
柳花词三首。唐代。刘禹锡。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唐代]:刘禹锡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開從綠條上,散逐香風遠。故取花落時,悠揚占春晚。
輕飛不假風,輕落不委地。撩亂舞晴空,發人無限思。
晴天闇闇雪,來送青春暮。無意似多情,千家萬家去。
每到暮春时节,河堤、池边、小径旁、庭院里,总可见翠柳低垂,风吹柳絮满天轻盈起舞,碧绿的柳条不断地轻扬起柳花,总是别有一番精致与情趣。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这柳花,韵味多多。
柳花俗称柳絮,又叫杨花。在春芳殆尽的晚春,柳絮似雪,无根无依,随风荡扬,引起了诗人们的联想和感概,表达着不同的感情。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此风俗形成于秦汉。著名于西安市东郊的灞水上的灞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里有“灞柳风雪”之称,已列入“关中八景”。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特别情境当中,总有折柳相送的场景细节。于是,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就少不了“歌咏折柳”的意义。
刘禹锡这组诗一反前人咏柳的格调,诗中写出了柳花的品格和精神。这是由于刘禹锡参与变法革新失败后,遭遇贬谪,他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把柳花写得那么高尚,那么多情。
唐代·刘禹锡的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 刘禹锡的诗(654篇) 〕
宋代:
朱淑真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秋清在一时。
月待圓時花正好,花将殘後月還虧。須知天上人間物,同禀秋清在一時。
宋代:
叶梦得
一战聊麾十万师,西来捷报走黄旗。六骡壮骑终须去,九虎将军亦谩为。
面内疲民元不改,从中胜算自无遗。临轩想见天颜喜,百辟欢声动玉墀。
一戰聊麾十萬師,西來捷報走黃旗。六騾壯騎終須去,九虎将軍亦謾為。
面内疲民元不改,從中勝算自無遺。臨軒想見天顔喜,百辟歡聲動玉墀。
清代:
赵函
无端抹尽白门烟,衰丑如斯祇自怜。入世茫然同槁木,阅人多矣是寒蝉。
楼头只挂青天月,水畔间思碧玉年。蕉萃一生缘底事,江潭照影尚缠绵。
無端抹盡白門煙,衰醜如斯祇自憐。入世茫然同槁木,閱人多矣是寒蟬。
樓頭隻挂青天月,水畔間思碧玉年。蕉萃一生緣底事,江潭照影尚纏綿。
明代:
郭之奇
结绳时远,众口喁噞。载声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顾,甘谀乐疢,讳疾忘砭。
谁能响迩,或恐扬燖。宜彼金人,铭背三缄。
結繩時遠,衆口喁噞。載聲于腕,墨深管铦。陷文不顧,甘谀樂疢,諱疾忘砭。
誰能響迩,或恐揚燖。宜彼金人,銘背三緘。
宋代:
陆游
长生固非道,得道自长生。书不传关尹,言谁契广成。
罗浮观日出,句曲听松声。闻说长安好,何妨醉太平。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書不傳關尹,言誰契廣成。
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聞說長安好,何妨醉太平。
宋代:
张玉娘
淑气回春雪渐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万点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晓风。
烛影晕迷光绰约,帘环声彻佩玲珑。不妨鸟篆留仙迹,凤辇殷勤出紫宫。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珑。不妨鳥篆留仙迹,鳳辇殷勤出紫宮。